疫情下的医药冷库升级加速
在疫情肆虐的情况下,医药冷链行业进入了爆发阶段,医药冷链越来越频繁地被提及。随着人民们生活水平和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,全社会对药品的意识明显增强,医药冷链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。
什么是医药冷库?
药品冷藏的主要作用是在室温条件下储存各种不能维持质量的药品,使药品在低温冷藏条件下不变质,延长药品的保质期。药品冷藏的温度范围一般分为:
0~8℃:疫苗冷库,可用于储存疫苗、医药制剂等;
2~8℃:药品库,用于储存药品和生物制品;
5~1℃:血液冷藏库,可用于储存血液、生物制品等;
-20~-30℃:低温保温库,可用于低温储存生物材料、疫苗、试剂等;
-30~-80℃:超低温药品冷库,可用于临时或保存胎盘、卵子、受精卵、精液、干细胞、骨髓和生物样品。
对于疫苗冷链,流感疫苗可以在2-8摄氏度的冷藏链中使用。水痘、疫苗需要零下20摄氏度的冷链,而埃博拉疫苗需要零下70摄氏度的深度冷链。
加快国内医药冷库转型升级
根据智能研究咨询发布的《2021-2027年医药物流行业市场管理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》数据,2018年共有1132个医药物流中心,仓库面积1272万平方米;2020年,共有1170个医药物流中心,仓库面积122万平方米。从2020年仓库面积分布来看,阴凉仓库占zui大,达到57.8%;冷库比例相对较小,仅占1.9%。在温度控制药品类别中,肺疫苗集中批量上市,生物药品研发力度加大,推动医药冷链市场规模持续大幅增长。在互联网医院,医药电商的兴起将为医药冷链物流带来新的机遇,未来冷库比例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。
目前,肺疫苗正在接种,制药冷链冷藏行业的重要性变得更加紧迫。总之,各方需要完善生物医药冷藏设备、技术、材料的升级,让冷链药品疫苗质量的安全性和性,真正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。